常常聽人家說
當孩子上學後就是開始會學些有的沒的回來的開始...
隨著超人夏夏進入幼稚園
每天都有可以分享的事情
有時是學習內容
有時林爸與夏媽得當學生上課外加被小老師(超人夏夏)糾正
有時講著同學發生的事情
有時是自己在學校事情
無論是與同學相處
或是與老師的相處...
當然
也會有需要夏媽與林爸提醒與要求的表現
比如說.....
某天回來
講著講著
超人夏夏突然彎著腰、傾著身體說:
【你這個阿笨笨阿~】
還指著夏媽...
原來~
超人夏夏以為這是某種打招呼的方式
還以逗趣語氣外加動作表示
不過~
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人喜歡被說是...【阿笨笨】吧
終究得進入了提醒與叮嚀的階段
當然還要包含說明啦
然而改變常常需要點時間...
這段期間偶然就會在夏媽上演一番
從中還可清晰看出超人夏夏學習調整與改變的歷程~~
話說某晚睡前...
超人夏:「你這個阿笨笨啊~」
因為林爸加班中
所以講的對象依舊是夏媽我啦!
因為事前提醒過很多次
這回夏媽扳起臉色、嚴肅說:
「這是不好聽的話,媽咪聽了很不舒服。」
然後超人夏當然…
繼續一直講啊講
你知道的
測試爹娘底線永遠是孩子的潛在樂趣來源之一
這…真的是一場三不五十就要上演的耐力賽
夏媽的臉色一定要愈來愈沉
睡前的愉快抱抱也得暫停
只剩下愈來愈凝結的空氣
直到…出現轉機…
無論多久都要堅持再堅持
大概是空氣愈來愈凜冽
超人夏的說法開始出現以下轉變:
從《妳這個阿笨笨啊~》
進入→《妳這個阿屁屁啊~》
至此夏媽仍舊維持眼神不接觸
但顯然超人夏已經開始尋求替代詞來試圖打破僵局
然後
終於出現契機!
雖然很明顯這小子一點都不想捨棄這句型...
→《妳這個阿媽媽阿~》
此刻
夏媽終於出現搭理反應
凜列的空氣終於出現流動
果不其然
隨著呼喊幾次下
超人夏知覺夏媽進入和緩狀態
又…開始了
這就是小孩啊
於是句子變成了…
→《妳這個阿媽尼啊~》
此刻
夏媽邊忍不住笑意邊要澄清:
「夏,這不好聽啦!聽起來好像是《阿摩尼亞》(Ammonia),會臭臭的~」
有時
人生真的不能太認真
話一講夏媽就知道“整個壞了了” (摔筆)
果然接下來的小房間充斥著…
《妳這個阿摩尼啊~》、《妳這個阿摩尼啊~》……
聽起來就是《阿摩尼亞》啊~
事後想想
夏媽應該要叫超人夏順勢叫俺【阿曼尼】(ARMANI)
聽起來一整個無比高調
無論今天是否將兩者做一對照
無庸置疑勝出者還是 ARMANI 阿!
不信請看...
這是AMMONIA...
這是ARMANI!!
怎麼可能有娘親「ARMANI」不當,硬要當「AMMONIA」??
別...鬧...了!!(再次摔筆)
【夏媽碎碎念時間 PART 1】
所幸...
上述歷程來來回回幾次後
超人夏講“阿笨笨“的頻率大為減少
逢很想說時還會硬生生找個詞做為取代
可見小小孩的調節適應能力無比好
特別在一切習慣還沒養成前…
夏媽真心覺得人生寧可累前端
也不希望往後日子裡不斷做收尾工作阿
話說有哪個父母希望有孩子後自己的人生因此“走精“勒??
把握幼兒時期建立原則與養成習慣相較下還是省力許多阿~
【夏媽碎碎念時間 PART 2】
關於學習與模仿
人人都希望看見的是正向學習與模仿
若不是
往往讓家長擔憂不已
特別是....東方父母
東方父母傾向將孩子的發展任務扛在肩頭
恐懼著冒險 冒險總是與受傷相連結
追尋著完美 完美往往與成功相呼應
擔心孩子受人影響
但好像愈來愈不擔心孩子影響他人?
擔心孩子學到負向行為
卻輕易忽略孩子的進步與正向行為?
思考停止接觸可改善問題?
但人怎能脫離人群且不接觸生活呢?
致力追求完美 以為完美代表成功
這世界上真的有【完美】存在嗎?
人生很多寶貴成長經驗常經由挫敗或衝突情境下習得
若擔心孩子受傷即減少接觸挫敗
無形中剝奪了許多練習的好機會
學習與挫敗共處與正向詮釋經驗的同時
挫折容忍度(抗壓性)也會隨之提升
至於孩子
如果能從經驗中重新學習與獲得新經驗
其實都是在前進的道路上
只是每個人發光發熱的時間點真的很不同
夏媽與林爸如此相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