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保姆這件事想必是很多自組小家庭心中焦慮的主題
想到媒體上呈現的新聞,怎麼樣都不如自己父母來得讓人安心,相信這是很多新手爹娘的憂慮
林爸與夏媽打從高中畢業就開始在不同縣市與地點遊移
從夏媽至今首次在同一建築住超過兩年即可知多麼難以固定(是本性?)
即使曾在年輕時數度想乾脆打包行李回家去
還是作罷
懷小夏時,林爸與夏媽幾經思考
終究決定要扛個孩子在身邊(真是無比不要命的決定)
於是,保姆變成了該思考的事情
當年多虧大學同學的經驗分享
林爸夏媽亦然決然開始展開找保母之旅(不然還能怎樣?)
當時在小夏預產前半年,夏媽開始進入保姆協會系統媒合我們可以接受的條件與距離
前半年會不會太早?
夏媽倒覺得孕婦永遠要將自己擺在第一位(真的!)
充分的時間可以大大降低無謂的焦慮
放鬆本身就是很棒的胎教(是不是很適合如夏媽般生活愛發懶的人阿)
先說進行的步驟好了
1.從所屬縣市的保姆協會登入並開始填寫相關需求
2.系統會開始進行媒合,並顯示符合需求的保姆
3.打電話詢問保姆目前概況,包括:
(1)目前手邊有多少孩子,分別之年齡?
(2)預約可參觀環境的時間(再臉紅也要約)
(3)開啓觀察保姆的按鈕(應該是當下不安之處)
4.成功預約參觀環境後,以下是林爸夏媽事後統整覺得在決擇上幫忙很大的項目
(1)防禦措施充分否?如活動區域軟地板的鋪設、廚房與房間安全門設置、無直角桌椅......
---相信我,看過這些合格保姆之住家後將充分發現,最危險的地點原來就是自己的家啦
(2)觀察孩子未來睡覺的地方:通風、空間規劃、新生兒與幼兒的分開...等
(3)觀察廚房與浴室:從用品擺設與乾淨度可以看出保姆對居家照顧的重視點
(4)觀察互動過程中,保姆描述目前照顧孩童的方式是否自然流露情感
(5)探問保姆的孩子目前之發展階段:可評估保姆平時可投入之心力...等
(6)與保姆討論後續雙方可接受的服務與合作關係,如雙方可接受的照料時間、無法接受的事情、既定薪資/奬金的給予方式、新生兒睡覺方式...
---相信我,這時要收起爛好人性格,因為需求陳述不明只會增加雙方理解的困難與未來的紛爭
---好保姆會親自說明她可協助或需要父母協助的部份(界線的重要性放在很多地方仍都重要阿)
---收起期待保姆自然而然會懂父母的心理,因為這樣情形向來只有童話故事或偶像劇才會出現
---收起期待保姆讓孩子趴睡的心理,因為這大大增加新生兒窒息率的行為,別說小兒科醫師勸阻,合格保姆是不會輕易嘗試。
(7)觀察保母家陳列幼童書籍與玩具
---哪類書籍?通常如何使用或何時用?
---玩具的安全性與收納方式
---夏媽大推低高度放置,以孩子視線所及之高度來擺放孩子使用書籍與玩具
(8)確認若可形成合作關係,保母是否能等待?
至於最後打動林爸夏媽的關鍵點是啥?
夏媽另闢時段說明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