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目中最愛的家庭空間是什麼呢?
夏媽最愛的空間從幼時的書房,逐漸轉為餐廚區了
因為夏媽很愛大家面對面坐在一起吃飯、手作、聊天的空間
為了爭取廚房多增設櫥櫃與料裡台的空間
夏媽當時決定將冰箱移出廚房(雖然連冰箱位置夏媽與林爸居住後曾更改一次)
將冰箱移出廚房的確也是項考驗
如何將冰箱不在顯得那麼無法融入
著實讓夏媽傷腦筋許久...
自從夏媽與林爸合力將冰箱改至此位置後
好長一段時間,夏媽總愛擺設這週遭的環境
在鄰近餐桌旁,攸關飲食的氛圍,很重要的~~~
夏媽決定在冰箱上放置累積而來的佈置品
而不讓此成為收納區
鋪上的草莓布其實是大創的商品
真是便宜可愛又實用阿
整個冰箱側面的冷硬感瞬間就化解不少
至於冰箱,當時舊宅餐廚區因為實在太小了(小小宅??)
選擇款式本來就不多
所幸當時與林爸狠下心購買下來(因為怕吵)
不銹鋼的外型很能提升質感
樑下的旗子則是去年聖誕節夏媽利用碎布縫的
縫完連夏媽都快噴淚了(怎麼這麼賢淑阿?)
超人夏夏看到直說要媽咪縫一個掛在她房間
當下真的有手軟的感覺......
不過夏媽真的很愛這種旗子
每每看北歐的居家設計
總會看到很多貼心、溫馨或人性化的佈置
很多看待【家】的思維的確引發夏媽重新思考
不好買或太貴,而概念不難的,就只好試著動手作囉
第二小圖其實是夏媽與林爸家的電箱
夏媽一直很不欣賞這東西的“直白“
也不愛強迫自己掛圖來遮掩
後來找到的方法就是壓克力塗色
塗上自己喜歡的且可搭配的色系
幫它加點自己喜愛的花邊
一整個獨一無二(夏媽就愛這味啦)
用磁鐵吸上喜愛的物品或小禮物
變動性超高,更得夏媽歡心
曾經這區是夏媽與林爸家的咖啡區
因此這塊面板成了夏媽早起邊沖咖啡邊自我提醒的區塊(所以一定要能放鬆)
後來夏媽將咖啡沖泡區移位了
原本鞋櫃則沿牆邊放
這裡變成了出門前的收納區囉~
原來的咖啡茶水區到哪了?
夏媽與林爸一併將它移到餐廳區的另一面牆
其實...這一開始是被夏媽設定為放置冰箱與餐桌區
所以當初請木工師傅製作的拉門就順勢收在冰箱旁
現在冰箱移開了
倒顯現出精簡的拉門
依然讓人一整個開心阿
被夏媽拿來當餐櫥櫃的櫃體其實與鞋櫃是同款式、不同尺寸
夏媽當時直接網路下單送達
一個當鞋櫃,一個就當餐櫥櫃
因為...一般的餐櫥櫃樣式真的都無法討夏媽歡心阿
夏媽在這裡塞了許多東西
ex.足以開趴的杯子(別問我哪來那麼多杯子)、湯匙刀叉(當年與林爸一同扛回來的)、還有些沖泡類的飲品...
它真的比我當年所想像的還會裝很多!
左邊的窄櫃則是IKEA還算精典的小櫃子
當年在夏媽舊宅擔任放杯子、CD片的功能
搬來後有好長一段時間竟找不到它的功能(驚)
移到此後,倒成了夏媽與林爸家展示咖啡用具的地方了
不過...夏媽到底何時累積了這麼多東西的?(汗)
右下角則是過年前跑到natural kitchen 購入材料的自製品
現場看成品似乎不難
就手癢買回家試作
沒想到效果還不差
結果...超人夏夏也想要一個
夏媽又多做一個放到小超人的房間(劇情基本上都不太會變...)
在廚房的入口處放上這小花圈
踏入的感覺又不同了
能把原本自己喜歡的空間持續弄得更喜歡
即使放假一整天都在家
夏媽還是...好開心阿
這種生活中的小改變
是心中小確幸的來源...
【後記】
總覺得,廚房設計應該朝人性化設計
畢竟有好心情下廚才有好心情共餐阿
誰說媽媽一定要大小汗珠齊下?
夏媽覺得全家最該裝冷氣的地方就是廚房啦!(握拳)
誰說媽媽一定要好的留給孩子吃,壞的留給自己吃?
為什麼不能一起吃?(疑惑)
在2014的今天,夏媽仍不懂持續塑造這“犧牲奉獻“形象所為為何?
下廚者也可以是開心、享受的下廚
也可以是優雅下廚
很多家電不就因應而生?
可惜廚房總被國人視為是不太重要的空間
分配的空間總不大(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