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大中流感病毒
所幸篩檢兩次後確認不是A型流感
一開始因為症狀太像一到診所立馬被醫生建議轉診到大醫院照X光
怕支氣管發炎延伸肺炎
聽到肺炎嚇傻我了
返家準備隻身前往急診
家裡總要留林爸照顧睡夢中小孩
高燒搭乘著計程車
滿腦子只想著「萬一肺炎了怎麼辦?」之類的話語
想著前幾週剛出院的我難不成又要入院去...
有了家庭與孩子後想的特別多
忍不住祈禱別是壞消息...
林爸也嚇傻了
心頭忐忑不安地
等待我從醫院傳回訊息
確認沒肺炎的那晚總算放下心中大石
但緊接著連五天的發燒讓我們絲毫不敢鬆懈
於是發現
我們再也不是那年少輕狂
覺得感冒也無所謂的年紀了
因為孩子
開始在相似經驗中重新思考捨棄自我照顧、只看見孩子將對生活與未來產生何種影響?
多年後
我又想起當年與林爸剛交往時
剛結束第一份工作跑去旅遊的林爸在某天寫了封信
提到了他反覆思索
發現他愛自己其實比愛夏媽多一些
雖然當下我還真的愣了一下
不過林爸當年的理由蠻好的
「因為發現能把自己照顧好後才有辦法照顧另一人~」
當年的我仔細想想
發現自己也是如此
原來當時候的我們早脫離「既有的浪漫想像」
脫離了愛情小說與戲劇中愛描述與建構的愛情模式:
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才是「愛」的象徵(??)
多年後我們為人父、為人母了
每天的運作因為小傢伙的存在起了許多變化
多年未踏入黑壓壓的劇場內
多年無法夜間瀟灑跑去運動、練瑜珈...
因為下班後的父母角色少了過往許多獨處時間與空間
孩子成了影響許多生命與生涯抉擇中的重要因素...
可是啊
面對生命議題
如果沒有意外(也希望沒有)
距離「死亡」
理當我們離得近一點
如果希望能多點相處與經驗存在
多照顧些自己才有拉高未來的可能性啊
只是
這恰恰跟這社會形塑的母職形象不同
有天超人夏會從小女孩蛻變成少女、女子
若我期待他未來能善待自己
當她的生命經驗中未曾有此形象存在
我將只能期待某天他有機緣遇到貴人重新再學習
於是
母職角色走向能善待自己會是更好的方式
「善待自己」與「不愛孩子」並不能畫上等號
至於這連結從何而來真是值得討論的議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