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婦很容易在廚房手作中朝向一發不可收拾路線前進
這回連肉排都想自己來
以往都是在肉攤請老闆手切後幫我用肉鎚繼續鎚一槌
返家醃製一下就可作為早餐一份子
早餐有些蛋白質比較能「撐」
也許是顆水煮蛋
也許是片肉排
也許是杯鮮奶...
前陣子在小CO買的大盒肉片後
除了自製肉燥外(請點閱 【餐桌風景】滷鍋香菇肉燥,下班下廚更省事 )
就是自製肉排的開始啦
為了這
採買後的隔天我與林爸還衝去買了把...「肉鎚」
讓我無比飲恨旅遊中沒有「順手」買回來
當時思索著使用頻率與可能性偏低而罷手
沒想到「W牌」在台灣竟是破三倍價格
最後下手的是僅存一把的「雙雙牌」
(看到「雙雙牌」的價格還高於旅遊動心的特價「W牌」,真的好想把購物的理智線拉掉~)
先來張肉鎚的真面目
據林爸工程師眼力發現
雙雙牌價格之所以低於W牌的原因
除了雙雙牌小五金移往陸製這公開化理由外
還有W牌在肉鎚還搞個「一體成型」
雙雙牌這邊邊角角可能陷入卡碎肉疑慮
不過這點煮婦決定來把刷子刷一刷解決(怪自己旅遊沒買啊)
過程中我其實有認真找台製的
偏偏鋁製品讓我想到就頭皮發麻不敢拿來亂敲打
噢~還有竹製的、木製的
但台灣潮濕氣候讓向來不管廚房事的林爸立馬阻止
拎把肉槌回來
即使萬分疲憊(職業婦女假日不知為啥只有更累的感覺)
還是得「逼迫」自己從冰箱拿出肉片來開工
幹麻這麼累的理由最後再說
總之不是那種「為子犧牲奉獻」的好媽媽形象
我真的夭壽怕這種「媒體形象」
有時不得不岔題對這與文化卡得服貼又緊密的「媒體形象」翻翻白眼
搞得好像媽媽開心自在都帶著不盡責、不積極色彩
萬一還搞東搞西搞出自己興趣來就更不妙了
簡直就是「太閒」的代表啊!
(黑啦~其實我在說我自己)
殊不知這年頭就是要靠搞東搞西維持亂世中的身心平衡啊
當媽媽後真的很愛碎念
連把肉鎚都可以念
難怪超人夏有時會把自己的耳朵摀起來
為了回到開心自在的內在狀態
以下畫面跳回灶腳現場
這里肌肉片顏色看起來有點不對勁是因為...
為了去尋覓把肉鎚還得事先加點醬油才冰入冰箱
(很拼~我人生很多積極賣力面都在灶腳上演)
這一刻
請充分記得肉片的原始體積...
接著開始敲打肉片....
首先用肉鎚尖面處將肉片平均敲打一下
萬了方便敲邊緣帶筋處
我先用料理剪刀剪一剪(真的很賣力~)
翻面繼續斷筋
此時已經可以明顯感覺肉片體積增大中
斷筋後才能享受軟嫩口感啊
接著使用「平面處」繼續敲打
透過此步驟可以將肉片拍扁且變大
因為已經「斷筋」處理
所以每敲打一下就可看到肉片體積變大中...
如果希望肉片最大化且口感更軟嫩
別忘了翻面繼續使用「平面處」敲打
敲打一面與兩面出來的口感是不同的
喜歡多些嚼勁與厚實口感者請敲打一面
喜歡軟嫩口感者請敲打兩面
這可是在傳統市場採買時向親切的肉攤大哥討教來的
總之
敲打兩次後的肉片就變成這樣啦~~
來張對照圖一目了然
敲打後的才叫做肉片啊~~~~
再來就是簡單的醃製
自製肉片最誘人的永遠是簡單的材料使用
丟些薑、蒜與淋些薄鹽醬油(有蔥還可切些蔥段丟入)
就這麼隨性用手抓一抓
冰入冰箱入味去
吸引煮婦的方法往往叫「隨性」,不是「精確」!
上班日丟入鍋內煎一煎
肉薄熟得快
僅需翻面一次即可
煎完之肉片皮薄肉嫩粉好吃
外頭賣的通通輕易被比下去
為此東敲西敲手有點酸腳更酸很值得
比起「犧牲奉獻」媽媽形象
我更愛這種「自個兒玩得開心大家也開心」的媽媽形象
早餐除了來片自製麵包
加個肉片或水煮蛋
來點水果
兼具飽足感與營養
唯一的缺點是..
職業婦女的上班時間要大大提早
假使要自製早餐大約要提前半小時
包含沖咖啡、煎肉片/水煮蛋、切水果
外加將超人夏上學用品丟入他的專用籃
當然一切多要同步進行(有點緊揍沒錯)
如果自己還想坐在餐桌前安穩點吃個早餐
那就要再往前至少半小時
但是我沒早餐會醒不過來
所以只能多不能少
有小鬼後又多了照料小孩時間
於是又繼續往前半小時
不過這部分因為林爸會一同接手讓我緩和許多
請林爸務必堅持下去~
所以說
媽媽能不發展些搞東搞西項目出來嗎??
最好生活的本身就可以找出許多樂子來
這樣日子比較好度過
育兒路上每天真的很容易阿炸的...
噢~對了
其實育兒最高境界應鼓勵朝「我動手不如ㄧ起動手,一起動手不如你動手」前進啊
(就說我很廢啊~)
目前是一起動動手階段
話說當天超人夏邊敲我還是有邊害怕她會敲到自己小手的
不過一切依舊是阿木自己的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