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年多來
餐桌上的食材逐漸轉變為整箱配菜與社區性訂貨
來自於集體向農夫訂購或平台統一配菜
在這情況下
對於蔬果背後的農人能有開始的認識
對於季節性的產品也能有初步概念
於是
餐桌上的菜餚開始有了更多變化
才發現過往買菜有著習慣性
餐桌上的風景
逐漸成了認識新蔬果與產地、農人的平台
超人夏在每日餐桌上、廚房共同料理中
也開始展開對食材的認識與接觸
餐桌上
除了家人情感交流外
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依舊用土鍋煮出美味白飯
可惜忘了丟入栗子地瓜
白米來自於宜蘭的「牧師米」
購自「厚生市集」
炒盤「新鮮蘿蔔葉」
簡單蒜頭爆香拌炒
這是我第一次吃蘿蔔葉
出奇好吃!
博得超人夏大力稱讚
來自台南的「白北魚」
自從某年老爹買了土魠魚又乾又硬後
咱家阿木就下令以後只能買「白北魚」
餐桌上的土魠魚就仰賴著阿姨從澎湖寄來了
還有這鍋「菇菇雞湯」
添加了蘿蔔乾燉煮提味
整鍋湯多了鹹香味
丟入了新鮮黑木耳、白精靈菇與杏鮑菇
菇菇食材來自「台灣好農」
來自屏東九如的「正黑柿」
無論是直接吃或料理用
滋味都令人驚艷
就來盤番茄炒蛋了
最後的點綴時間
某天外食「涓豆腐」剩餘的韓式海鮮厚煎餅
今天拿到的無蠟蘋果
切開看見這一圈「蜜」真是驚喜連連
每晚餐桌前
有著不同氛圍、不同故事與不同經驗
許多的不同、認識、感受與理解
構成另一美好經驗
餐桌上的生活與風景
或許被當代遺忘許久
其穩定內在的作用依舊不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